北京证券交易所迎来开市三周年。记者从北交所获悉,目前北交所上市公司共有257家,其中超八成为中小企业,近九成为民营企业。
设立之初,北交所即定位于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开市三年来,北交所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支持符合新质生产力方向的企业上市发展。
据统计,北交所上市公司中,高新技术企业超九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企业占比近八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占比超一半。上市公司募集资金八成以上投向绿色低碳、数字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在“创新”优势加持下,在北交所上市的中小企业发展呈现韧性,三季报显示,这些中小企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24%,超八成实现盈利。
数据显示,今年北交所股票日均成交额超95亿元,日均换手率超4%,较去年同期明显上升;截至目前,北交所合格投资者超760万户。
债券业务方面,截至目前,北交所已服务国债发行8.22万亿元,其中特别国债4000亿元,投向“两重”“两新”等国家支持的重点领域和战略方向;服务地方政府债券发行7214.16亿元,支持区域经济发展。此外,北交所已形成包括公司债、科创债和绿色债等10个信用债专项品种,信用债发行规模合计90亿元。
北交所表示,开市三年来,北交所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下一步将从五方面发力,推动高质量建设北交所向更高水平迈进。
一是以更大力度支持科技创新。提高对新质生产力的适应性,立足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完善上市标准、优化审核机制、丰富产品工具,增强北交所制度包容性,建立精准支持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等重点领域企业上市发展的适应性安排。
二是推动投融资两端协调发展。在投资端,优化投资者结构,培育耐心资本,引导金融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在融资端,丰富并购重组和支付工具,完善“小额、快速、灵活”的再融资机制,优化股权激励制度,健全上市公司退出机制。
三是进一步丰富北交所产品和功能体系。稳步推进政府债券交易功能落地,持续优化债券交易机制。优化新股发行定价管理机制,推动公开发行可转债、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业务落地,研究推出北交所专精特新指数。
四是更好发挥新三板培育规范功能。研究优化分层制度,进一步推进三四板对接,研究更好发挥新三板功能,为沪深北三家交易所输送更多的优质企业。
五是进一步完善共建共享的市场生态。加强与工信、科技、司法等各方面的协同;引导上市公司加大投资者回报;发挥公募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等机制作用,引导各方合力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数据显示,目前北交所共有257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6600亿元。
指导单位:中国中小企业协会
主办单位:中小科创企业金融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北京中小科创企业管理发展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2021012082号-1 技术支持:中小科创
办公地址:北京西城区月坛北小街13号院锦江会议楼北楼217--306(总部办公区)
微信公众号
客服咨询